书法逸闻趣事:程邈狱中造隶书
程邈,秦朝下杜(今陕西省渭南县)人,是当时的书法家,在下杜县衙里当一名小官吏。
那时,汉字的字体是大篆、小篆,还要刻在竹木简上,刻写起文章或奏疏来很费时间。
秦朝法律很严酷,程邈因犯渎职罪,被判刑十五年。秦始皇把程邈关在云阳县(今陕西省淳化西北)之外的监狱里。监狱里被关的人,大多情绪低落。有的等着杀头,有的一天天地苦熬岁月。而程邈爱好书法,现在可有了机会,就在狱中坚持不懈地练字。他感到有些字笔画太多,又太呆板,就在练字过程中把它简化了。一天天,一月月,一年年地过去了。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,日夜琢磨篆字的简化,这竟成了他坐牢的一种乐趣。日积月累,他成功地创造了三千多个日常用字,刻写起来比小篆方便多了。他就用这些字给秦始皇写了一篇奏章,并附了一份简字表,每个字都注明是原来篆书中的哪个字。
秦始皇信奉法家学说,主张改革创新,不论大小官吏,有事都可以向他上奏章。但由于篆字难刻写,官吏办事效率很低。看到程邈奏章上的简体字,秦始皇高兴极了,马上将他释放出狱,并再次启用他做官吏。
那时的低级官吏称为“隶”,后来衙役穿黑色衣服,所以称“皂隶”,即沿用此意。程邈创造的这种字体很适合低级官吏刻写之用,所以称为“隶书”。“隶书”将小篆化圆为方,化繁为简,是我国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大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