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法逸闻趣事:李斯造小篆
小篆是相对大篆而言的,始创于秦朝,又称秦篆,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据传,小篆是由秦始皇倡导,丞相李斯整理而得。
李斯一生富有传奇色彩。年轻时,李斯是一名乡镇管理文书的普通小官,也是一位有理想、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。他曾跟随荀子学习。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,李斯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出色的办事能力成为了秦朝丞相。秦始皇将许多朝中大事都交给他处理,对他十分倚重。
秦统一六国前,各诸候国长期割据分裂,风俗习惯、计量单位、语言和文字迥然不同,这给秦朝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带来很大的阻碍。各地的政务报告字体不统一,古陶文、金文和甲骨文相互掺杂,难以分辨,经常使秦始皇看得暴跳如雷。秦始皇决定要用一种标准字体来规范这些形式各异的字体,便下令要统一全国的文字,推行通用的官方文字。因为李斯的字写得很漂亮,秦始皇就把这项重任交给了李斯。
李斯刚接手的时候十分苦恼,一连想了几个月都没有办法。有一天,他在阅兵的时候,突然发现数万人的军队,根据队形的变化,横竖排列,十分整齐。他心中一动,便着手整理各地形态各异的文字。字体结构复杂的删减笔画,字形曲折过多的变为结构方正,然后结合他多年的书法经验,整理出一套笔画简单、整齐利落、便于书写的文字。
秦始皇十分满意这种新字体,下令向全国推广。虽然字体比以前简单了,但是人们对新字体的结构一时难以适应,很不习惯。秦始皇就让李斯写了一些范本,供众人临摹学习。时间长了,大家也找到了新字体结构的窍门,小篆在秦朝被迅速地推广开来。